[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宣传文体部 > 工作动态
盲人教师刘芳:听见奋斗的回音
字号: 分享: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贵阳白云三中心理辅导老师刘芳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条来自新华社的短视频,5分多钟的视频,伴随着强劲的鼓点,集纳了中国这十年间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之声。

  “我是他们的声音顾问,是不是很意外的惊喜?我可得意了呢!”

  说起声音顾问这件事,仿佛永远快乐的刘芳,又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爽朗笑容,“嘿嘿,开玩笑的,但是我真的很开心。”

  刘芳的开心,不仅在于见证国家10年间的发展,也在于包括她所在内的所有奋斗者创造的价值。

  2007年,刘芳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双目失明,她没有被巨大的变故打倒,而是由语文老师转型做心理辅导老师。写书、做公益、努力学习生活自理,让人生变得丰盈。

刘芳参加“贵州书香为伴盲人文化学习交流”志愿者线下服务驿站启动仪式

  这10年,许多有意义的事在发生着。2020年9月,刘芳参加了贵州省残联举办的短期培训,第一次知道了定向行走是怎么一回事。

  沿着马路牙子走了一个来回,刘芳感觉到了自由的空气扑面而来——她就要在学校里自由行走了,不用再对别人说“你能带我上个洗手间吗”“阳光这么好,你能陪我散散步吗”“同学,打扰了,九年级八班在哪里呀”……她终于能自己独立完成这些简单的事情了。

  “那两天的培训之后我整个人都变了,我居然游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刻我就像放出牢笼的小鸟一样惊喜而欢快。”刘芳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这些年,刘芳陆续参加了一些省内外的培训班,通过培训或身边人的教授,她学会了使用盲杖出门购物、散步,去想去的地方;学会熟练使用手机和电脑进行交流和写作。这10年,她写完了两本小说和一本散文,带给无数人以启迪。

  “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与动物区别开来,而我们盲人用盲杖行走,重新回到人群当中,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刘芳说,她希望残疾人士都能通过自强,回到人群当中。

  这个愿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贵州盲协副主席、贵阳市盲协主席,刘芳一直为之努力。

  2019年,刘芳成立了“贵州书香为伴盲人文化学习群”,致力于教育助残,给更多残疾人带去力量和慰藉,群里面有视障人士也有健全的志愿者,是一个残健共融的大家庭。

  每天晚上8点30分,志愿者们都会选取励志美文,通过一条条语音读给群里来自全省的400多名视障人士听。这项已经持续了3年的活动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沮丧时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最美奋斗者”“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10年间,刘芳获得了许多身份和荣誉,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全国自强模范”和“最美奋斗者”。

2022年,刘芳(右二)参加北京2022冬残奥会火炬接力

  “这10年,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幸运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普通的老师、平凡人,我的努力和奋斗,并且这些努力和奋斗的价值都得到了肯定。”刘芳说。

  而刘芳所代表的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也在越来越多地被“看见”。

  “这些年,省里越来越关心残疾人,比如护理费用上涨、特教学校的开办,还有各级各类的残疾人培训班的开办,盲人可以学习文化,还可以学到就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关爱残疾人的宣传力度也在加大,让越来越多人学会照顾残疾人或者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们。”刘芳说,这些也提振了残疾人的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负担或累赘,甚至还可以创造社会价值。

刘芳主持“爱聆听”公益广播节目

  敲打着盲杖,刘芳准备出门散散步透透气。“你不知道吧,我还能自己坐地铁、坐火车、坐飞机呢!”路过地铁站时,她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向记者介绍。

  “哒哒,哒哒,哒哒……”盲杖敲击出一首悦耳的歌,这是刘芳最喜欢的声音。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表达。

  “一条河在地面奔腾时是一条河,在地下流淌时还是一条河,最后他们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这是她在自己小说里写过的一句话。

  刘芳期待着,未来社会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科学智慧的方法,让残障孩子融入到健全的学校里去,让残健共融走得更远。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