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习水县残联:1+N守护,让阳光照进112个家庭
字号: 分享:

2025年,习水县残联结合实际实施了“阳光家园”项目,就近就便为112名符合条件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居家托养服务。到目前,医务服务人员先后开展上门入户服务500多人次,县(镇乡)残联入户走访核查100多人次,按工作方案要求在十月份前完成服务全部事项。服务做得细,项目效果好,群众评价高,残疾人得实惠,服务对象和家庭都满意。

精准服力对象。县残联会同卫健局联合制定下发了《2025年“阳光家园”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的规范服务内容,明确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服务主体,组织医务工作者上门开展服务。属地残联组织协调,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做好服务跟踪监督。充分发挥卫健部门资源优势和卫生网络的作用,结合全县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数据,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摸排,精准掌握居家托养对象底数和服务需求,按照方案要求,以“一户多残”家庭、困难残疾人家庭为重点,精准评估确定服务对象112名,为“阳光家园”项目落地落实打好基础。

拓展服务内容。结合走访摸排的情况,对托养对象逐一进行科学评估和服务需求事项汇总,结合残疾人个体实际制定“一人一案”服务方案,在涵盖政策宣传、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利用好医疗卫健部门资源优势,发挥出“1+N”的服务效能,多举措开展卫生保健科普、医疗用药咨询转介、基本健康体检、辅具适配等服务事项,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不同个体、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已为托养对象提供居家托养服务500多人次,增加了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

加强督导检查。为保障“阳光家园”项目工作规范开展,县残联成立专项督导小组,制定考核评估办法,通过“上门访”、“电话访”、“网上访”相结合的模式常态化开展回访,通过查阅服务台账、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托养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对服务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发挥好“阳光家园”项目的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县乡残联已开展入户实地回访100余人次,提出服务整改意见20多条,并要求做到立行立改,改出成效。

下一步县残联将根据工作的要求,组织协调和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高质量做好做实我县残疾人各项工作,切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省残联微信公众号

亚南说电影

贵州省政务服务移动端

贵州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