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助残日前夕,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贵阳市残联办公室主任曾权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位儿时因意外截肢的残联工作者,始终“以己为炬,照亮他人”,帮助无数残疾人逐梦前行。

初见曾权时,他正逐字逐句研读贵阳市残疾人残保金调整文件,字里行间的细致,藏着他对残疾人事业深植于心的特殊情感。10岁那年的意外让他失去右臂,却未曾磨灭向上的力量。在家人的鼓励下,他不仅走出阴霾,更成为贵州大学首位残疾体育部长、首位残疾院男篮队员——运动不仅让他重拾力量,更让他萌生“带领更多残疾人逐梦”的初心。

“我因体育运动从自我封闭走向社会融入,也希望带领更多残疾人通过努力改变生活与生存状态,为这个群体奉献力量。”曾权的话语里满是坚定。

2012年,曾权以残联工作者的身份正式入职贵阳市残联。基层锻炼出的韧劲让他快速融入角色,他常说:“残疾人不是‘特殊群体’,只是需要更多理解的同行者。”这份信念化作十余年间的点滴行动:带队两征全国特奥会,斩获24金32银17铜、为550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推动智能残疾证加载交通功能、送轮椅、助创业……用温暖点亮无数家庭的希望。

“很多残疾人愿意和我聊想法、说需求,遇到困难也会主动找我。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成长。”曾权笑着说。从日常琐事帮扶到政策制定,曾权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先后参与起草编制贵阳市多项惠残政策,如今正全力推动“贵阳市残疾人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借助手机或村干部代办,就能享受残联六大板块的精准服务,切实为生活带来便利。”

从接纳自我到温暖他人,曾权通过努力,护送无数残疾人跨越障碍、逐梦前行。他的故事,既是个人的奋斗成长史,更是对残疾群体的鼓舞与支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助残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残疾人工作要带着良心、带着感情去做。我们不仅要授人以渔,更要赋予他们改变生活的能力。”曾权说,“思路决定出路,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残联政策,创新服务思路与方式,持续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