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七年级(2)班的数学课上,教师周珈亦通过清晰的板书和细致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们积极互动。这位佩戴助听器的90后教师,童年时因药物导致听力一级残疾,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和特殊教育、康复治疗的帮助下实现从听障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转变,在无声世界中走出了一条充满光亮的育人之路。

幼年时,周珈亦因药物过敏造成双耳神经性耳聋,被评定为听力一级残疾。当同龄孩子畅听欢声笑语时,她的世界却一片寂静。语言学习成为第一道难关,一个简单的拼音发音,往往需要重复上千遍,那些汗水浸透的日夜,是她对命运最倔强的回应。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教师 周珈亦 我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奔跑逐梦。

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周珈亦从小学到高中,再到顺利考入高等院校,她始终朝着儿时“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稳步前行。2024年,这份坚持终于有了圆满结果,她成功入职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成为一名数学教师,站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

初登讲台,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听力受限,为了清晰捕捉学生的发言,每节课周珈亦都要保持身体前倾的姿势,一堂课下来,颈椎常常酸胀难忍,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易理解,她把备课时间延伸到深夜:将复杂的数学题拆解成步骤清晰的模块,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绘制成直观的思维导图,让原本枯燥的公式、定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党支部书记 校长 盘洪琼 周珈亦老师是一个很踏实、勤奋有爱心、有活力的好老师,到我们学校来了以后她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培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教师辩论赛等活动,在工作当中非常的踏实,经常的备课到深夜,因此她的专业能力提升得非常的快。

在教学中,周珈亦始终坚持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遇到基础薄弱的孩子,她会利用课余时间一对一辅导,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数学原理,让原本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趣味与温度。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七年级(2)班学生 管珺瑶 周老师在课堂上会鼓励我们,让我们找到了自信,然后就自然带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就让我们融入了学习状态中。

从寂静的无声世界,到热闹的三尺讲台,周珈亦用二十多年的坚持,生动诠释了“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的深刻含义。在她的课堂上,传递的不仅是数学公式与解题方法,更有不畏艰难、向上生长的人生态度。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幸福学校教师 周珈亦 希望能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教育的价值远不止于分数,我希望培养的是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向上生长的力量。
周珈亦从听障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身份转变,这既是对“残健融合”理念的践行,也向社会展示了听障学生在特殊教育与康复治疗的帮助下能够让他们从社会帮扶对象转变为贡献者,为社会发展注入多元力量。同时,推动社会更加重视特殊教育与康复治疗,形成支持特殊群体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