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桐梓县残联:多元协同精准服务,暖心助残共筑幸福
字号: 分享:

伴随城镇化进程,残疾人在康复、就业与文化生活中的需求日益多元。面对部分群体“出门难、办事远”、政策信息不畅、就业支持有限与精神关怀不足等关键挑战,桐梓县残联紧扣“急难愁盼”,以系统化举措推动服务从“窗口受理”向“上门主动”转型,全力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高效匹配。

一、聚焦急难愁盼,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传统服务模式下,偏远乡镇残疾人办理一项业务,往往需要长途跋涉、耗时数日,时间与经济成本高昂。为解决这一痛点,县残联自2022年6月起,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全类别残疾人证补办、换领及肢体残疾人证初次申办权限,全面下放至全县23个乡(镇)人民政府。此举实现了残疾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腿”的便民目标。以肢体残疾评定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须前往县级医院完成评定后方可办证,偏远乡镇居民仅往返路程就可能耗费两天。改革后,整个评残办证流程被压缩至2小时以内,效率提升立竿见影。

二、强化多元协同,构建高效服务机制

桐梓县残联立足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基层联动、社会参与”的多级联动服务体系,以真情实意结合务实机制,推动扶残助残工作系统化、高效化。一方面,牵头联合人社、民政、卫健等部门梳理整合帮扶政策,形成清晰统一的“政策清单”与服务流程,推动补贴发放、康复服务、就业援助及无障碍改造精准落地;另一方面,联动多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岗位开发”一体化帮扶,量身定制康复指导与公益性岗位,并严格落实特困群体保障。同时,广泛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融入服务网络,构建社会化助残供给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心组建超过200人的“娄山红”扶残助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生活照料、康复陪伴、代办服务等,并将关爱延伸至精神文化领域,通过文体活动、社交联谊等方式,为残疾人纾解“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持续提升其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务求实效落地,精准递送各项服务

桐梓县残联聚力服务落实,将暖心举措精准送达残疾人身边。针对行动不便群体持续开展“上门办证”服务,累计已为150余名重度残疾人解决了“出门难、办证难”的实际困难,如容光镇苟勇所言,“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在就业创业领域,系统化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近年已成功帮助186名残疾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学员葛三坦言培训“让我掌握了新本领,把日子过得更有奔头!”;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组织盲人电影讲解、趣味运动会等多种活动,让视障人士杨伟感受到“丰富了生活,更让我们觉得自己能行!”。这一系列举措从减轻负担、提升能力到丰富精神,全面增强了残疾人群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桐梓县残联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巩固现有成果、确保各项惠残政策全面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全县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贴心、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持续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省残联微信公众号

亚南说电影

贵州省政务服务移动端

贵州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