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盛大举行。我省代表队以精湛的表演,最终斩获1个特等类节目和5个一类节目。
此次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5部委共同主办。作为四年一届的全国性艺术盛会,既是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展示平台,也是全国各地残疾人艺术成果的集中呈现。
为在汇演中呈现出高水平的节目,贵州省残联自2025年初便启动筹备工作,在全省9个市州广泛征集作品,以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为契机,联合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举办第十一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经过层层筛选,来自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的6个作品脱颖而出,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类别。从悠扬的歌声到激昂的器乐演奏,从灵动的舞蹈到韵味十足的戏曲,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贵州残疾人的心血与对艺术的热爱。
在艺术汇演现场,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带来的《红韵侗歌・和谐之声》,用侗族语言唱出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声乐节目《美丽的清水江畔》将观众带入如诗如画的清水江畔。歌者虽身体受限,却用真挚的情感与坚韧的意志,通过心灵感知音乐,用才华传递美好,展现出残疾人艺术家的非凡魅力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贵州美如画》的演唱者用清澈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歌声中饱含对家乡风光的诗意礼赞,生动描绘了贵州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贵州的山水之间。
器乐节目《战马奔腾》,演奏者凭借超凡的音乐感知力和娴熟的演奏技巧,用二胡演绎出这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经典曲目,铿锵的节奏和磅礴的旋律,展现出残疾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带来的舞蹈《彝影赤子》,用灵动且充满力量的舞姿,传达对彝族文化的赤诚热爱和纯真质朴的情怀,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戏曲《水韵卯节》独具特色,将贵州的民俗文化与戏曲艺术巧妙融合,演员们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戏曲体验。
在全国艺术汇演舞台上,贵州代表队的残疾人“艺术家”们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表演,深情演绎了贵州多彩的文化和对生命的热爱,赢得现场观众和评委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些精彩节目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演员们克服身体上的重重障碍,用艺术跨越了身体的限制,用才华点燃了希望的火炬,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梦,鼓舞全社会传递更多关爱与支持的正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