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从 “云端”到 “线下”:“积善黔行”新动作,让非遗在指尖“活”起来
字号: 分享:

“以前线上看视频总是不知道要怎么操作,线下老师一指点就通了!”

“以前觉得串珠珠只是爱好,现在知道这个‘串’也能串出好日子。”

“看到我们残疾人绣娘的作品也能到故宫去展示,我也想试一试。”

.........

10月15日至17日,“积善黔行·新媒体助残行动”第三期非遗手工制作技能线下培训在贵阳市就业服务中心举行。30余名残疾人学员通过系统实操训练,精准掌握非遗手工核心制作技艺。

随着87件来自贵州残疾人文创作品在故宫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关注非遗文创作品。 截至目前,“积善黔行・新媒体助残行动” 非遗文创培训已累计吸引 了200 余名残疾人踊跃参与。此次线下培训聚焦非遗手工制作全流程实操,依托绾瑜阁专业师资团队与标准化教学体系,设置了掌握金属丝弯折、基础串珠技巧、材料处理、精细制作等核心模块。培训现场,老师们通过手把手指导、一对一纠错,将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与实操技巧精准传递。同时,根据不同类别残疾学员的身体机能特点,培训团队提前准备了全方位的教学适配,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平等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如:图文教程、操作视频、指示卡、手工艺拆解法......这种沉浸式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线上培训的实操局限,让学员在触感与视觉的双重感知中夯实技艺基础。

承办单位联合绾瑜阁等企业搭建残疾人手工制作岗位,实现从技艺培训到就业的全链条帮扶,为学员后续衔接电商运营埋下伏笔。

“积善黔行·新媒体助残行动”持续深化“新媒体+非遗+就业”助残模式,从“云端教学”向“线下精进”深度延伸,通过“新媒体赋能就业”和“新促会提供资源支撑”弥补残疾人就业在效率和资源上的不足,是贵州省残联推动社会化助残探索的一种新尝试。从线上的热情参与到线下工坊的巧手翻飞,残疾人的文创作品变成商品,“指尖技艺”创造了“指尖经济”,为残疾人搭建起“指尖就业”的桥梁,让更多残疾人在非遗传承中实现人生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省残联微信公众号

亚南说电影

贵州省政务服务移动端

贵州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公众号